林口總院核子醫學科 林昆儒
last updated on 2015/12/06
癲癇是因腦內正常之電性/化學活動突然且被暫時地打斷至抽搐,以發作的範圍可分為兩種類,如果不正常放電活動只侷限於腦部的一個區域,則此癲癇發作稱為局部性。如果發生於整個腦部,則稱為全身性。局部性癲癇是由於局部腦部不正常放電而產生的症狀,因放電的部位不同而出現各種症狀。評估一個癲癇的病人,腦波的檢查是最基本的。利用影像腦波監視器 (Video-EEG monitoring),可以協助醫師將局部顛顯發作的腦區做定位,而在發作時配合癲癇腦掃描 (ictal brain SPECT) ,可以顯示局部腦病灶發作時的不正常血流增加,可進一步確認病灶。
癲癇腦掃描 (ictal brain SPECT) 是核醫分子影像檢查的一種,SPECT 是單光子斷層掃描 (single photon emission tomography) 的縮寫,相對的電腦斷層 CT 或是核磁共振造影 MRI 則主要提供腦的結構相關訊息,癲癇腦掃描可以利用觀察腦血流量,來評估腦功能。目前核醫最常使用於癲癇腦掃描的追蹤劑為 鎝 -99m(Tc-99m) 標記的 Ceretec® (HMPAO) 或是 Neurolite® (ECD) 。
鎝 -99m 放射藥物普遍使用於小朋友的核醫檢查,該檢查的全身放射劑量相對上非常小,比起一般的胸部或是腦部電腦斷層 CT 的放射劑量還低。但是懷孕的婦女不宜哺育或是長時間接觸24小時內有接受檢查的小孩,目前並無報告指出施打 Ceretec® (HMPAO) 或是 Neurolite® (ECD) 有併發症 (side effect)。一般而言,孕婦非必要也不宜接受核醫腦掃描檢查。
癲癇腦掃描 (ictal brain SPECT) 通常配合影像腦波監視器 (Video-EEG monitoring)一同在癲癇觀察中心操作。檢查步驟包括小朋友應預先在手背上裝置靜脈導管以利投送追蹤劑,為了減低小朋友的不適,我們會在注射處先塗抹局部麻醉藥膏。當小朋友在觀察期間出現局部發作現象,由家長或是照顧者按下警示鈴,醫護團隊就會立刻進入病房注射放射性追蹤劑。藥物注射後,醫療團隊會立即通知核子醫學科安排造影。
並非所有接受影像腦波監視器 (Video-EEG monitoring)的小朋友都需要接受癲癇腦掃描 (ictal brain SPECT)。雖然癲癇腦掃描 (ictal brain SPECT) 雖然可以增加定位的準確度,但由於藥廠供藥時間有限,且放射藥物的效期限制,檢查只能在星期一到五的9:30到15:30六小時內執行,再加上癲癇發作的時間不定,並非所有小朋友的可以順利的完成癲癇腦掃描。沒有完成癲癇腦掃描並不必然會影響到定位的準確性,請家長不用過度擔心。
"核醫的腦部血流/代謝檢查" 提供的是腦組織功能上的變化資料,對於傳統CT所提供的解剖上變化資料,能提供相輔相成的效果。尤其配合影像腦波監視器 (Video-EEG monitoring)的癲癇腦掃描可偵測發作時的腦血流變化,對於局部癲癇病灶定位有極大的助益。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