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長庚醫院目前有提供病患林口PET檢查轉檢服務,請詢問您的主治醫師,或是基隆長庚核醫科 (院內分機 2233),其他注意事項,請參閱文件櫃中的葡萄糖正子掃描檢查說明!
正子掃描 PET 在各種腫瘤的運用:乳癌 大腸結腸癌 子宮頸癌 甲狀腺癌 頭頸部腫瘤 黑色素瘤
關於檢查還有其他的問題或是意見嗎?歡迎加入核醫論壇討論
林口總院核子醫學科 閻紫宸醫師
前言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自1979 年起至1999 年止,台灣子宮頸癌仍高居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雖然子宮頸癌抹片在台灣推行多年,侵襲性子宮頸癌在所有子宮頸癌的比率自1993 年起也確實有下降的趨勢,但是始終高於子宮頸原位癌,這種現象直到1998 年才出現一個交叉(子宮頸原位癌的比率首度高於侵襲性子宮頸癌)。儘管如此,和過去20年相較,子宮頸原位癌的總人數逐年上升,侵襲性子宮頸癌的總人數並沒有明顯有意義的下降。
以1999 年為例,子宮頸癌在台灣的發生率為每10萬人次有58.82 例。其中,子宮頸原位癌的發生率為每10萬人次有33.75 例,侵襲性子宮頸癌的發生率為每10萬人次有25.08 例。這意味著侵襲性子宮頸癌雖然因為子宮頸癌抹片的推動有逐年減少的趨勢,但依然是目前台灣婦女癌症的首號殺手,仍是我們要努力的目標。
子宮頸癌
自1998 年美國首度通過葡萄糖正子掃描在肺癌診斷的保險給付以後,黑色素癌、淋巴癌、大腸癌、頭頸部癌、乳癌和甲狀腺癌等也陸續通過保險給付。目前的資料顯示葡萄糖正子掃描在癌症上重要的角色包括:
雖然葡萄糖正子掃描在癌症的幫忙是多方面的,但是由於子宮頸癌在美國的發生率並不高,且還有許多更重要的其他癌症等著通過美國保險給付,所以美國對於葡萄糖正子掃描在子宮頸癌的應用情況經驗並不多。事實上,我們在過去針對葡萄糖正子掃描在子宮頸癌的應用做了很深入的研究,除了因為台灣子宮頸癌的發生率仍高居婦女癌症第一名這個特色以外,我們也很想知道葡萄糖正子掃描在子宮頸癌到底還有什麼重要性或是貢獻?
疾病的分期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了解子宮頸癌的分期。其他癌症多是屬於病理分期(以病理組織證實有無癌症細胞轉移來作為分期的標準),子宮頸癌則屬於臨床分期,以婦癌科醫師的雙手去觸診原發癌症腫瘤大小和它侵犯的範圍作為依據。由於這種分期方式和臨床經驗很有關係,同時有很多深部病灶,如:骨盆腔內的淋巴結轉移,即使是很有經驗的婦癌科醫師,也無法經由理學檢查和骨盆腔檢查發現,所以這是它們的死角,也是葡萄糖正子掃描可以發揮的地方。
此外,根據長庚醫院過去的資料顯示,雖然子宮頸癌5年的存活率相當高,可是一旦復發即血液鱗狀上皮細胞抗原蛋白異常上升,在手術或是其他(例如:放射治療) 的過程當中很多都被迫放棄或是中途改變治療方式。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在規劃再治癒治療時,利用理學檢查、骨盆腔檢查和傳統影像,仍然無法將所有可能的病灶完全發現,以致在治療的過程當中,發現有意想不到,不在規劃當中的轉移病灶。
正子掃描的運用
因為希望能藉由葡萄糖正子掃描找到答案的地方,長庚醫院子宮頸癌研究小組針對上述的問題,自2001 年2月開始,展開了全面性且前瞻性的研究工作,部分結果也在2003 年10月開始陸續在國際一流期刊發表。我們的結果顯示葡萄糖正子掃描在子宮頸癌的應用相當廣泛,也非常有效果。重要的結果簡單摘錄如下:
結論
一連串關於葡萄糖正子掃描在子宮頸癌的研究工作仍然在進行當中,我們希望能夠經由「延長子宮頸癌病人壽命」、「提高子宮頸癌病人生活品質」和「減少子宮頸癌病人醫療花費」三方面做長期研究,以便更深入的了解葡萄糖正子掃描對子宮頸癌病人的幫助到底在哪裡?在什麼時機?在什麼方向?以及幫助多少等,使葡萄糖正子掃描在子宮頸癌病人能發揮最大效益。學習。
關於檢查還有其他的問題或是意見嗎?歡迎加入核醫論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