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date: 2014/11/22 下午 03:34:36
今天 (2014-11-22) 一整天在林口長庚醫院第一會議廳舉辦了第18屆國際胰臟惡性腫瘤研討會,本次會議也與各學會的冬季地方會合辦,參與討論的醫師專家也非常多。當天的下午場,會議也特別安排了何宗穎醫師以及來自澳洲的 Prof Hicks就核醫在 Neuroendocrine 腫瘤的診斷及治療的最新進展,進行演講討論。
會中本科也就近年來林口長庚醫院利用 Gallium-68 Octreotide PET scan (Ga-68 DOTATOC/ Somatostatin receptor imaging) 的造影經驗作報告. 原先主持本計畫的陳世欣醫師由於出國進修中,所以本次會議就由何宗穎醫師代打! 報告中也提到了利用正子掃描,我們可以改變近40%的個案治療方式,並結合FDG PET檢查,可以評估轉移病灶的惡性度 (ref:Changing Paradigms with molecular imaging of neuroendocrine tumors, 2012),以協助臨床治療策略擬定。經過一年來的臨床試驗經驗累積,我們認為通過這些資料的整合收集,可以協助在不久的將來完成 Gallium-68 Octreotide PET scan 在國內的查驗登記手續,使病患在台灣不用經過繁雜的臨床試驗程序,也能享有在歐美日本等其他國家已經是常規檢查的服務。
後續來自澳洲 Peter MacCallum Cancer Center 的專家就目前放射核種在此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的最新進展做報告。 Prof Hicks 先是感性以 Steve Jobs 的疾病,以及另一位從 2006 年起就跟 Prof Hicks 一起見證相關胰臟癌的病患為例,就相關診斷及治療醫療研究進展做介紹。說明這個疾病在積極的診斷治療追蹤下,仍可以在有限的時光保有一定的生活品質。其中特別跟大家介紹了 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 (PRRT) 在這個疾病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澳洲,除了相關胰臟癌診斷已經改用正子掃描外,藉由相同的原理,他們已經完成多例利用標記 Lu-177, 或是 Y-90 放射核種的胜肽製劑進行 SSTR-2/5 的標靶治療,其中常見的結構包括下列圖解。而這個治療的優勢在於避免了一般化療藥物的腎臟或是肝臟毒性,即使在疾病的晚期器官功能已經有嚴重缺損,這個治療仍可以為病患爭取到一些高生活品質的時間。
會中,閻醫師是這場演討會的主持人,也針對該放射核素治療是否可以結合其他化療來提高存活率,以及不同的放射核種(Y-90, Lu-177)應該如何選擇,等問題請教 Prof Hicks,討論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