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date: 2012/4/21 下午 03:19:21
這次月會的高潮由曾主任以及韓登宇醫師報告核醫在失智症運用的近況。
首先韓醫師先簡介了該疾病的發生率從 65~85 歲每 5 年就倍增一次。等到了85歲以後,就有30~50%的罹病族群。
而以女性,低教育程度,有家族病史,心臟疾患,腦創傷,以及有ApoE4基因...等為高危險群。
其臨床表徵包括:
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表現為 beta-amyloid 斑塊
隨後由曾主任報告失智症的核醫影像研究
其中,也報告了台大近年在C-11 PiB影像的一些成果,可惜的是該藥物C-11的超短半衰期,可能不適合多中心的運用。
最後曾主任也邀請閻紫宸主任就長庚在AV-45的經驗與大家一起討論amyloid PET未來在失智症上的運用前景。
閻主任也引言說明了核醫藥物研發以及新藥藥證的引進的重要性。談到這個過程包括了曾主任在內的許多核醫先進,從Tc-99m TRODAT, I-123 ADAM, 以直到最近的 Amyloid PET Tracer 的盡力研發,無非是為了核醫未來的持續發展,以及服務病患來付出。
與會大家也一致同意,為了核醫的未來發展,以及擴增市場規模,我們應該致力於:
藉由以上的努力,核醫的臨床運用才能造福醫界以及有需求的病患。